论文范文-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2019-03-02经济学论文论文模板屋2213°c
A+ A-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纺织服装业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之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入世的同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也逐渐显著。本文以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特点、形成与发展为基础,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及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影响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纺织服装业;对策
The Influence of green Barrier on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Export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to become one of the main export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joining the WTO, China's textile and apparel production and export scale expands unceasingly,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marke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 But the wto at the same time,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textile and clothing export trade i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ten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s the foundation, to our country textile clothing expor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reen barrier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were analyzed, and influenc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s; textile clothing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 合理性
2. 广泛性
3. 隐蔽性
4. 歧视性
二、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但份额仍会下降
(二)成本继续上升,竞争压力加大
(三)外部环境严峻依旧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环境逐渐标准化
2.带动我国绿色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3.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水平
4.促进我国染料行业改革及外资引进
(二)消极影响
1.增加了纺织品服装出口成本,削弱了产品竞争能力
2.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份额收到影响
3.对市场准入受限
4.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四、中国纺织品服装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完善的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2.制定和完善我国纺织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并与国际标准制度接轨
3.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纺织服装环保产业的发展
4.建立和完善绿色核算体系
(二)企业层面
1.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树立绿色生产意识
2.提高产品水平以争取环保认证、获得市场准入
3.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自主品牌
4.充分利用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以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
绿色贸易壁垒既是一种技术贸易壁垒,同时也是一种非关税壁垒,也被称为环境壁垒、生态壁垒。随着我国加入WTO,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绿色壁垒也成为了我国研究的重点话题之一。
大家对于绿色壁垒的概念及内容有着不同的认识,大体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两种。广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壁垒指 一国为保护本国的资源及自然环境,通过制定相应的国家环境保护公约、法规、标准,对不利于本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外国商品进口进行限制或禁止的非关税壁垒。从狭义上来说,指一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安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对外国商品进口进行限制或禁止以保护本国市场。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一般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1.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打着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安全的旗号,实际上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限制或禁止的措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十分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使绿色消费得到了满足,无论是在国际和国家方面,还是在团体、企业和消费者方面,均受到很大程度的认可,从而使对本国市场进行的贸易保护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另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在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形成发展而来的,又具有合法性。其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多边环境公约、WTO 规则中的环境条款和协议及进口国国内环境与贸易法规。
2.广泛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发展,绿色壁垒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覆盖生产过程中各阶段产品,如: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同时产品内在品质、产品的外观与包装也在范围内;随着绿色贸易壁垒涉及范围不断扩大,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给发达国家带来便利的同时,给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带来了沉重打击。
3.隐蔽性
绿色贸易壁垒的隐蔽性体现在,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名义上是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根本上是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和制裁。随着绿色消费观念不断得到世界各国各层面的认可,这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为名的贸易壁垒,在名义上和实施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符合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绿色贸易壁垒把保护生态环境当作掩护,转移了人们的视线。
4.歧视性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针对不国家采用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出台了许多有关非歧视原则的政策、协议。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大多是发达国家依据本国的技术发展情况和资源条件,针对外国商品进口而制定的。虽然《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要求实行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原则,但在执行时,依然暗含着歧视与不公平待遇。
这些绿色贸易保护措施,借保护生态环境之名,对发达国家贸易进行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阻碍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更加激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矛盾。
二、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的出口重点行业,出口总额依然在逐年增加。
数据表省略……
根据数据分析认为,2015年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增速继续放缓。
(一)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但份额仍会下降
2014年国际市场的回暖令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的纺服出口表现整体良好,市场虽然出现复苏,但难掩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下降趋势。数据显示,我国纺服产品在美市场份额下降0.6个百分点,在欧盟下降0.7个百分点,在日本下降约4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份额或将继续下降。
(二)成本继续上升,竞争压力加大
近年来,纺织服装业的用工成本持续上涨,环保、资源等因素的约束也在拉高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逐渐被东南亚国家取代。竞争压力加大,在第116届广交会上也有所体现。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116届广交会第三期开展的前两天,纺织服装共成交8.5亿美元,比115届广交会同期下降了2.4%。
(三)外部环境严峻依旧
我国纺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承受着国外安全、绿色和关税等多重壁垒,外部环境今后也难有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14年1-9月,我国出口纺织服装遭国外退货高达1027批,货值5609.3万美元,同比增长36.2%和69.5%。另据欧洲委员会公布的一项普惠制规例,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将被排除出受惠国行列,中国出口欧盟产品关税或将因此大幅增加。而同时,欧盟继续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秘鲁、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一些产品实施普惠制待遇。这一方面是增加了我纺服产品的出口成本,是竞争力“此消”;另一方面是东南亚地区生产的产品更多受惠,是竞争力“彼长”。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环境逐渐标准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环境基础薄弱,环境管理不够完善。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纺织服装的要求都不断的提高,国内许多生产企业都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方法,而且国内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不能达到国际一级标准,所以纺织服装在出口中较为被动。针对这些不断提出的要求,我国已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检测标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环境逐渐标准化。
2.带动我国绿色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在各产业都讲求绿色的推动下,绿色纺织服装产品逐渐占据主流市场,而我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我国也逐渐改革技术,注重绿色产品生产,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化管理。我国的绿色产业在进步同时,一些危害环境的产品需求受到限制。我们应开发顺应主流市场的绿色纺织服装产品,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达到改善产业结构的目标。
3.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水平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客观上国际社会不得不对环境保护加以重视,并形成了丰富的绿色资源。如果我国能积极利用好这些资源将大大增强我国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我们可以积极利用外资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如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品的优惠贷款,以此来治理污染,大力发展绿色纺织服装行业。我国很多城市都曾利用这些优惠贷款治理污染、发展绿色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次,我们要多引进外国先进的绿色产业技术,将其应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利用、回收等每个环节,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加强绿色产业技术人员的国际交流,培养我国自己的优秀人才,加快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4.促进我国染料行业改革及外资引进
随着国外企业不断加入我国的染料行业,我国的染料企业被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绿色染料的研发生产也被推动起来。尽管我国染料工业近年来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国际环保标准及要求提高,我国许多染料企业无法占据主流的绿色市场,针对产品生产进行大规模调整,开发新型染料,提高染料质量,从而在绿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消极影响
1.增加了纺织品服装出口成本,削弱了产品竞争能力
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企业必须在服装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都做到绿色环保。这就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成本不断增长,从而导致产品价格提高,在国际竞争中降低了竞争力。
首先,因我国的原料不能达到绿色产品的要求,所以只能依赖于外国生产原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价格提高,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其次,出口检验检测费用增加。向发达国家出口纺织服装产品必须经过国际上的权威检验机构检验,而检验的费用很高,这也是产品成本增加的一部分原因。
2.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份额收到影响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对象是欧盟、美国、日本以及东盟,而这些地区的绿色贸易壁垒最为坚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环境和安全日益重视,绿色贸易壁垒体系越来越健全,标准越来越严格。我国纺织品如在短时间内未能达到这些国家制定的标准,市场份额就会面临缩小的可能。最近几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对这些地区的出口增速趋缓,市场份额减少。我国纺织品服装很多因为绿色环保方面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允许进入其市场,从而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出现萎缩现象。
3.对市场准入受限
在市场准入方面,绿色壁垒限制了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纺织品进入市场。目前欧盟为避免纺织品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规定若有 pH 值、甲醛含量、偶氮染料、色牢度、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防霉变物质、防静电剂等内容不符合标准,就有可能被限制进入市场。我国许多企业的纺织品因使用偶氮染料或服装重金属残留物超标,被限制进入欧盟市场,企业因此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4.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一类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个别成员国存在的差距也在趋于协调一致。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中国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四、中国纺织品服装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完善的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动态的,并且经常会不公开或半公开的变更,令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很难适应。而且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收集国外服装新标准、新规定的很不容易,特别是涉及环境保护、生命安全的项目更是少之又少,而出口企业一旦碰到这些方面的壁垒,出现一丁点的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损失。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积极的收集国外的有关环境壁垒措施和绿色信息,建立环境壁垒信息中心,并及时将信息公开。
另外政府还应尽快协调建立一个有效的、从国家到地方的绿色壁垒预警系统,这是涉及到我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因为国际标准化机构和各国政府及其标准化机构经常对其法规和标准进行修订,即使有多年贸易经验的老手,有时也很难通晓进口国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如果企业信息不通,未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动态,不能按照已经变化了的法规和标准要求生产产品,在出口时将会遭遇壁垒。因此,政府要从保障产业安全的角度,建立有效的纺织服装业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系统。依靠有效的预警机制,我们就会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贸易损失,抓住有利时机,抢占市场,扩大份额。
2.制定和完善我国纺织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并与国际标准制度接轨
要发展和扩大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必须实施生态纺织品认证制度。实施生态纺织品认证制度,需要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纺织品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我国先后发布了《纺织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通用及特殊技术要求》和《生态纺织品》等几项纺织品生态标准。
虽然如此我国的各项标准仍与国际相关的最新法规存在一定差距,在检测技术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检测技术的标准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绿色纺织品强制性标准,并要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调整,使之成为国际认可的纺织品生态标准。
3.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纺织服装环保产业的发展
政府部门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企业在纺织服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响应国际市场上的“绿色”。例如对科研项目进行拨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加大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力度;支持绿色清洁资源的创新开发;制定用于鼓励开发绿色产品的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并帮助其贷款。在国际市场中大力宣传我国的绿色产品,争取减少外国对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征税,支持并帮助企业向绿色环保型企业进行转型。政府在绿色产业上资金投入加大,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使我国纺织服装业看到了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希望。加强技术创新升级,是我国在纺织服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4.建立和完善绿色核算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经济观念,我国产品的价格未将环境成本计入在内,资源也成了可以廉价出口的商品,这不仅导致出口贸易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羁绊,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因此,我国必须要建立适合自己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绿色会计体系,把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可更新再生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与修复改善、污染的治理作为社会成本列入核算体系。使资源与环境商品化、价格量化,逐步实现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有偿化,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节约利用,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企业层面
1.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树立绿色生产意识
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具有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消极一面,但更有有利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的一面。绿色贸易壁垒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趋向和产品的生产商、经销商对正在全球掀起的“绿色浪潮”的积极回应。因此,我们纺织服装企业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对待和认识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2.提高产品水平以争取环保认证、获得市场准入
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逐步修订各种产品的标准,包括环境标准,使我国产品标准和相关环境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主要有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等.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是打破绿色壁垒的一个重要途径。
3.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自主品牌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的贴牌生产现象依然较为严重,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十分不足,与我国的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这个称号无法匹配。仅采用价格战,降低价格的措施已无法满足出口成员国日益强大的国际贸易市场的需求了。贴牌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国外的企业获得了大部分的利润,而我们却只能赚取十分微薄利润。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应该积极实施品牌经营,自主品牌创新战略,大力推广自主品牌,增强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4.充分利用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以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WTO是一个极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我们要对 WTO 的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达到可以熟练运用这些机制来抵抗那些不公平的绿色贸易壁垒,以维护我国统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国要行使一个经济大国的合法权利,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标准的制订,积极利用各种国际体制与法律法规,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与他们这些国家的合作,并尽力修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与他们进行沟通,制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环保标准,改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减少贸易往来中的冲突。我国企业要配合政府在国内指定的政策要求,生产高于本国标准的产品,已达到国际的要求与标准,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地形打好基础,使中国在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中可以掌握主动权。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在抵抗国际贸易中遇到的绿色壁垒时,应该首当其冲。想冲破贸易壁垒,必须顺应这股绿色潮流,重新审视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绿色贸易的相似与不足,要认识到只有走绿色纺织服装业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才能在日趋激烈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